近来,省發展变革委发布音讯,甘孜州理塘縣、石渠縣成功入選國家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縣。此前,色達縣已入選第一批試點縣名單,甘孜州的國家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縣增至3個。
“靠天養畜”的養殖方法是傳統草原畜牧業面臨的一大窘境。飼草供給缺乏、養殖生產方法粗豪、產品附加值低……草原畜牧業亟待轉型升級。自2022年入列試點縣以來,色達縣已經開展了一年多的轉型實踐,现在,理塘和石渠也加入了探究的隊伍,一起唱響現代村歌。进步草原畜牧業規模化、標准化、產業化程度,已成為試點縣的一起方向。
8月,色達縣克果、泥朵等5個鄉鎮的牧場上,牦牛盡情沐浴著陽光。“12月開始,我們就要把這些牦牛收進圈舍,補喂飼草了。”雲端畜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彭燕武說。
色達縣的嘗試,從“標准化”“適度規模化”養殖開始。冬天天然草場缺草,牦牛死亡率、掉膘率高﹔售賣活畜為主的經營方法市場化程度低,農牧民收入增長緩慢……
“我們和省草原科學研讨院、四川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协作,探究了‘夏秋天然放牧+冬春舍飼補飼’的‘半舍飼’形式。”彭燕武介紹,運用“半舍飼”形式后,公司飼養的牦牛死亡率從11%下降到了3%,出欄率进步了15%左右﹔該形式推廣到全縣的“標准化家庭牧場”后,全縣家畜死亡率從16%下降到了3%以內。
“標准化”養殖后,怎样来下降企業的營運本钱,並讓企業與農牧民树立利益聯結機制?色達縣推广“龍頭企業+协作社+農戶”形式。
“我們的圈舍等基礎設施,是由5個鄉鎮和企業一起出資建筑,企業佔股51%,协作社佔49%,牦牛由農戶依照企業標准喂養到5歲后直接纳購。”彭燕武說,這樣農牧民不僅能享用賣牛的收益,還能够參與分紅,企業建設圈舍和飼養的本钱也下降了。
到现在,色達縣已引進3家養殖企業,建成年存欄200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場3個,規模化集體牧場10家、養殖專業协作社67家。
產業鏈沿著“標准化”繼續延伸。色達縣引進了牦牛肉乳等加工企業9家,配套建設奶源基地4個,收奶站42個,開發牦牛肉罐頭食物、牦牛肉干等產品達38個,年加工牦牛肉奶達2000噸,實現產值1.5億元。
試點作业開展后,理塘縣也在引进8家龍頭企業、建設104個養殖协作社等基礎上,計劃新建牦牛会集育肥場、低溫速凍庫保鮮庫等,並提出了“牦牛出欄率进步到29%,精深加工率達到85%,牧業總產值进步2億元,牧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的目標。
石渠縣也計劃實施“標准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工程,力爭到2027年末,家畜出欄率进步到26%﹔死亡率下降0.4個百分點,牛羊肉產量達9248噸。
養殖規模的进步,意味著飼草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现在,我省的飼草產業還處於初級階段,規模小,產品單一,供給缺口很大。”省草原科學研讨院研讨員、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副首席科學家劉剛坦言。
夏天,色達縣萬畝飼草基地內綠浪翻涌,不遠處的倉庫內堆滿捆扎好的青儲飼草。“2023年,我們生產的青儲飼草產量已達6000噸,產值超過1000萬元。”甘孜州天珍傳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君柯告訴記者,經過幾年的建設,色達的萬畝飼草基地已經實現了較為穩定的產量。
此前,由於市場化、規模化程度不高,種草意味著虧本,飼草種植面積擴大的難度很大。“單純種草的話,利潤率在20%左右,還缺乏以支撐我們的灌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羅君柯說。
試點作业開展以來,色達縣聯合省草原科學研讨院,實驗了“草—藥混播”的種植形式。該形式不僅能进步經濟效益,還有助於草地群落多樣性的維持,能讓飼草長得更好。羅君柯介紹,上一年,公司種植的大黃、貝母等中藥材產值超過了1000萬元,為公司建設基礎設施和研發草粉、青儲顆粒等產品奠定了資金基礎。
除了引進公司建設縣級飼草基地外,色達縣還聚集“縣、鄉、村、戶”四級的飼草基地建設,持續推進12個牧區鄉鎮、102個村,以及養殖戶的飼草種植。2023年,該縣飼草種植已達5.7萬畝,鮮草產量達4萬余噸,飼草自給率達到90%。
探究“飼草供給做增量”,石渠縣提出到2027年末,飼草自給率達88%﹔舍飼化率进步至20%﹔理塘縣則計劃實施優質牧草草種擴繁、優質高產牧草種植12萬畝,同時建設2000平方米縣級貯草庫和4個鄉鎮級飼草中轉站。
在銷售環節,傳統草原畜牧業形式也遇到問題:牦牛生長周期長,即使採用“標准化”形式養殖,也要5年左右才干出欄。飼養本钱高,怎么與一年左右出欄的一般肉牛搶市場?
“我們在農戶手中收購牦牛的價格,比市場價還高10%左右,但仍然能够實現盈余。”彭燕武介紹,秘訣就在“一張証”上——公司取得了色達縣首張“牦牛養殖有機認証”。
因為运用天然草料、採用生態養殖形式喂養,該公司生產的有機牦牛肉批發價每斤在60元左右,比一般牦牛肉的零售價高一倍。“銷量仍然非常好。”彭燕武說,2024年,公司產值預計能够達到1500萬元。
打造綠色有機生態農業,為品牌“賦能”。依照這一思路,色達縣大力實施“天府鄉村”+“亞克甘孜”+“福地色達”+“企業品牌”的四品牌戰略,成功申報色達牦牛、色達牦牛肉、色達酸奶等地舆標志証明商標3個,登記認証牧草、牦牛有機產品5個。該縣計劃到2025年還要新增綠色食物4個、有機農產品3個、國家地舆標志產品5個。
當前,理塘縣也在著力開展“畜牧產品品牌建設”,已認証“理塘牦牛”等地舆証明商標4個、有機食物2個,注冊“密奇奇-高高原”等商標3個。試點啟動后,該縣還將依照“亞克甘孜”(州級區域公共品牌)+“天空牧場”(縣級區域公共品牌)+本地企業品牌的三品牌戰略,推動各類經營實體直接用有機認証,生產有機產品。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