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半天的时间,粗浅解读了一下,个中观点,对与不对的,不成熟与幼稚的,都与大家讨论,仅代表个人。
其一、在2025年的序言表述中,农业强国和乡村振兴是唯二并列的发展目标,但农业强国的内涵,总体讲的,是向内求稳求新求固,对外的表述不多。但随后农业农村部的解读,在这方面很很多具体表述,后面我们再来继续对照学习。我们是第二大经济体很多年了,我们的中粮已跻身全球四大粮商的第二。农业强国中的外强真的很重要。国际关系中,不能像美国那样做霸权,但一定得要追求合作互通共赢。
其二、深化农村改革,2025年的文件作了专门的一些表述,很多要求说得更细,一些法律和法规要求抓得更严了。农村问题的理解,是我的弱势,虽然我个人也多次提到大农民观,大农村观,但新时代农村与农民的组织化与未来,需要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并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2024年文件是分散说的,2025年是放在一起说的。“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菜、花生扩种潜力,支持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油料作物不管是作为食用油,还是饲用豆饼,是我们农产品供给结构的一块大心病。中央1号文件就应该把核心问题放在一起表述,显然更加重视了。
牛与猪的问题,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国际国内生产流通市场一直在变化,我们应该及时有效应对。文件中表述“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稳定基础产能”。而2024年是“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
2025年提了“落实灭菌乳国家标准”。而2024年提了“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个人觉得,奶制品的标准和商品市场上,仍然是鱼龙混杂,商业宣传性脱离了本身的消费需求科学性。而这种混乱,也是奶业不能振兴的关键,消费信心不强,消费需求不能有效拉动。当然,由于“假奶(不是奶的安全质量)”的问题,重口味、多添加、少营养,这些对青少年健康的损害需要用明确手段来纠正,文件中再次提到这个,有关部门后面应该会出台相关措施。当然,科普工作尤其重要,要让我们消费者主动形成科学的消费习惯。
2025年的中央1号文件,把畜牧业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表述。在奶牛上,提出“支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我个人理解,这些年一些牧畜大区追求大规模,高科技,但我们更要解决牧民的小产业、小特色问题。我们把平台搭好,社会化服务搞好,产业链条对接好,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一样可以是奶业产业的主力军。
2025年提了“严格生猪屠宰检疫执法监管”。2024年没提,说明个别地方,在这方面做得不规范,出现了漏洞,要进一步加强监管。
原文是这样说的“持续整治“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命脉,破坏耕地的任何行为,都是不可容忍的。当然,一些地方政府也不能搞成一刀切,对于一些利用沟沟荡荡进行乡村旅游等改造的,应该给予科学审批。乱占耕地建房,农村会促进收紧建房审批。
2025年的完整表述是“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新质生产力,肯定大咖们有不同的解读,我后面再仔细学习琢磨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但这里提到的一个因地制宜,必须要格外注意,不应是一窝蜂,农业生产区别于工业等有其特殊性,农业产业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人,而不是钱。
在2024年和2025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均提高生物育种,主要是大众常说的转基因。2024年的原文是“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2025年的原文是“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相当于2024年说的是要产业化,2025年说的是继续产业化。作为农业大生产的多元组成部分之一,转基因产品的发展确定需要破除舆论的非理性制约,科学规范地往前发展。
2025年的表述是“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这里讲的是拓展应用场景,很多的高科技,高智能还需要多研究,多落地,多探索。2024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的是“发展智慧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智慧农业的应用和发展,是现代高效农业的未来之路,但不能操之过急,应成熟一批,应用一批。
2025年的原文是“严厉打击农产品走私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2024年的原文是“加大农产品走私打击力度”。表述差不多,但在2024年前,这个提法在中央1号文件等中没再次出现过。走私的是啥,我的理解是,如果是普通农产品,到也不会上得了文件,但更多指的主要是粮食等战略农产品。走私的方法,据了解,肯定有胆大妄为的公开式,还有食饲混合的瞒天过海式,还有小马拉大车的边民互利的蚂蚁搬家式。
2025年的文件中,第八条的标题就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内容里原文为“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上牧场。发展森林食品,丰富“森林粮库”。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促进藻类食物开发。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加快建立粮食和大食物统计监测体系。”,对比2024年“支持深远海养殖,开发森林食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内容和要求提得更具体了。不过对于大食物观,我个人也有一些补充想法,目前主要是基于产业体系的提法,应该结合食物消费的实际和趋势来补充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比如区域食物平衡与供给的问题,食物消费与营养健康的问题,食物消费的问题。我在与之相类似的文章中进行了一些个人自己的观点的分享。
2025年文件中,对科学饮食的表述加入了专业性的表述,原文为“大力提倡健康饮食,加强公共食堂、餐饮机构等用油指导,推广减油减盐减糖和全谷物等膳食”。这就说得比较明确了,各地在执行的时候,就可以有明确的目的性了。而2024年则是模糊地说了“大力提倡健康饮食”。提倡和指导、推广的区别显而易见了!
2025年文件提到“对连续参保和当年零报销的农村居民,提高次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但这个对于农村老人来说,我个人有一个想法,如果我们采用像汽车保险一样,他今年没看病,你给他减一点,哪怕减个二十块钱,他也会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有一种心理优越感。他们会说,你看,我比你少交20块钱,潜意识是,我比你健康。当然,只是个人突发奇想,大多数农民都很节约,很多人有病宁愿忍着,也不愿去医院。
对于,“秸秆禁烧”坦白来说,社会上有一些基于技术层面的探讨。在2025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表述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其中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这些都是很科学理性的做法。2024年的中央1号文件则没有相关方面的表述。
2025年中央1号文件中表述为“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强化长江珍稀濒危物种拯救和重要栖息地生态修复。”2024年的表述为“持续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效。”。长江是母亲河,生命河,同耕地一样,水资源非常宝贵,生物资源一样。当然,禁渔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如优势种群迅猛繁殖,影响了不少珍稀物种的生存,所以这里提到了珍稀物种的拯救和栖息地修复,需要有一些人为的干预。
与2024年的一些“探索”“创新”等用词相区别的是,2025年的文件在第六部分“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详细表述了对深化农村改革的说法。对于这一部分,我的研究不深,感觉比较新的表述是,“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收益分配和权益保护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鼓励合乎条件的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
作为一个连小咖都算不上的普通农业科研工作者,以上的思考与分享仅是一家之言,完全代表个人,不成熟的地方也有待大家指正和指教,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
杨专家解读的很具体,有自己的想法。与其他专家的宏观解读相比较,您的解读更容易理解,可以更具体的与自身工作找到结合点。
云南彩民喜中1003万大奖,夫妻全身颤抖现身领奖,称绝不会把中奖的消息告知孩子
云南彩民喜中1003万大奖,夫妻全身颤抖现身领奖,称绝不会把中奖的消息告知孩子。
还可领取就业见习补贴。每人每年最高30240元!补贴条件:用人单位每月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的标准对见习人员支付工作补贴。
#昆明一商铺起火致8人死亡 ,#邻居:涉事店铺维修电瓶车 ,#遇难者是老老少少一家人 ,“看当事子的朋友圈显示,当天疑给老人过生日”
“全球最大蟑螂基地”在中国 220亿只“小强”每日消耗28吨食物(红星新闻)
关税暴涨145% ,美国人纷纷飞到中国代购中国制造 ,离境退税比在美国本土买还要便宜“再也没中间商赚差价”,他们的购物清单主要是华为手机、衣服、包包、科学技术产品等#iphone #中国制造 #离境退税 #华为手机
据南粤清风网消息,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鲁君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珠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确定方案。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的规定…拟对《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作出修改。值得留意的是,《条例》对最低工资标准确定方案也作出了调整:国家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实施。
“三河强换商户招牌”报告将出,廊坊市营商办:一周前曾发函要求当地政府纠正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永恒近日,河北廊坊三河市商户被要求禁用“红蓝黑”三色招牌一事持续发酵。
山西大同订婚案二审将公开宣判,男方一审获刑3年,母亲曾请求追责12名办案人员
4月12日,潇湘晨报记者从家属处获悉,山西大同“订婚案”刑事与民事二审将于4月16日公开宣判。席某某及其家属坚称席某某无罪,席某某母亲还表示,双方是自愿发生,女方是发生性行为后开始抱怨,就房产本上需加名一事和男方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