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察右前旗按照“大园区、大集群、大融合”发展思路,聚焦全旗“五区一带一轴”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以建设现代牧业、肉牛扩群倍增和培育品牌肉牛产业为目标,不断的提高全旗肉牛生产能力、供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现代肉牛产业大旗、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产业强旗,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内蒙古察右前旗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开展肉牛的养殖、屠宰、加工、储运、销售以及与产业配套或衍生的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等全产业链发展,在京西农牧业打造建设了“万头安格斯肉牛”的养殖示范基地。
坚持“科学谋划”与“政策扶持”双轮驱动,全面吹响肉牛产业“冲锋号”。一是构建集聚发展格局。立足全旗肉牛产业优势,科学制定《察哈尔右翼前旗“十四五”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布局全旗现代化养殖聚集区,全旗建设43平方公里肉牛养殖园区1个(其中养殖基地9处)、500头以上肉牛规模化养殖场15家、肉牛园区13个,力争到“十四五”末,全旗肉牛饲养量达15万头、基础母牛突破8万头、年出栏肉牛7万头,年生产优质牛肉1万吨。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察右前旗肉牛扩群倍增优惠政策及实施细则》等文件,通过购牛、售牛、饲草、冻精、养殖保险、金融扶持、推广销售、品牌创建等8个环节进行补贴,大幅度提高养殖场(户)饲养肉牛积极性。目前,已安排第一批补贴资金921万元用于全旗肉牛各环节补贴。三是打造优质肉牛基地。以肉牛养殖园区为抓手,先后利用扶贫整合资金1.97亿元,建成500头规模养殖场11个、养殖园区4个,配套建设年交易量30万头活畜交易市场、年屠宰加工10万头屠宰冷链加工中心、日产20吨牧草供应基地(水培牧草)和年加工10万吨有机肥厂。目前,全旗肉牛存栏量达9.3万头、其中基础母牛6.1万头,建成万头肉牛繁育基地1家、千头规模化养殖场3家、5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13家,乌兰察布活畜交易市场累计完成肉牛交易1.5万头。
坚持“精准服务”与“科技支撑”双拳发力,全力保障肉牛发展“软环境”。一是加大技术支撑。建立健全系统化精准化养殖保障体系,对全旗各牧场科学养殖、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各环节开展长期跟踪指导服务,全方面提升牧场运营管理上的水准。目前,累计开展技术指导30余次,发放消毒药品5吨,全旗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全部配套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资源化利用率达92%。二是加大饲草保障。坚持“为养而种、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积极地推进百万亩优质饲草生产基地建设,引导鼓励协助各牧场通过订单种植、土地规模化流转等路径就地就近保障饲草料需求,加快实现饲草料种植和养殖配套衔接。目前,察右前旗累计流转土地2万亩保障肉牛饲草料供给,发放优质牧草种植补贴112万元,计划完成饲草种植16.4万亩。三是加大科学技术创新。聚焦肉牛养殖基础前沿和关键共性研发技术、应用,探索建立“联合攻关+利益共享+知识产权运营”有效模式,先后与安格斯牛特色物种专业化联合育种团队及院士工作站和中国农业大学等专家院士、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目前,已成立中国农业大学察右前旗肉牛产业教授工作站1个、乌兰察布肉牛综合试验站1个、肉牛良种培育基地1个处。
坚持“产业分红”与“推动就业”双线并行,奋力打出联农带农“组合拳”。一是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依托村民土地资源、村集体资金等资产,采取土地流转、投资入股等形式参与肉牛全产业链发展,肉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按不低于4%给村集体进行分红。目前,通过发展肉牛产业带动全旗45个村集体经济累计增收超200万元。二是产业带动农户增收。探索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业联农带农京西模式,通过与农户签订托养代养协议和订单收购,逐步降低农户养殖风险,提高出售价格,带动农户增收。目前,通过托养代养带动实现户均增收500-1000元。三是产业带动务工就业增收。通过将土地流转建设肉牛养殖园区,实现农民就地变产业工人,充分让周边农户享受产业高质量发展红利。目前,全旗通过肉牛产业带动就业1000人、季节性就业300人,人均月工资达4500-7000元。四是产业带动农旅融合增收。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先后投资近10亿元打造以种养为核心、乡村旅游为基础的牛文旅新模式,建成万头肉牛基地1处、“牛村客栈”1处、星空木屋等特色民宿20余间,通过肉牛养殖、乡村旅游、民宿餐饮等带动周边11个村集体发展、每个村集体年分红约2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30人左右、人均月工资达4500-7000元,实现“以养助农、以旅带农”。
内蒙古察右前旗走好肉牛养殖“一颗子”,下活乡村振兴“全盘棋”。从产品到商品、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察右前旗探索出了一条以肉牛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未来察右前旗将立足区位、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推进山地特色农牧业发展,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为依托、以园区化养殖为抓手,以产业基地为支撑、以乡村旅游为突破,持续壮大以安格斯肉牛为主的养殖业规模,力争形成现代化种植、园区化养殖、特色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
下一步,内蒙古察右前旗将继续深入推动肉牛扩群倍增行动,强化全产业链思维,扎实做好增数量、提质量、扩产量文章,全力推进良繁体系建设,发展标准化养殖,提高饲草供给能力,弥补屠宰加工短板,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切实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打造国家级“健康肉库”贡献察右前旗力量。
内蒙古察右前旗抢抓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畜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机遇,以“京西特色高效农牧业”为发展主题。全方面推进肉牛产业的转型升级构建从技术研发到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通过全价值链的集成发展将肉牛产业打造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劲引擎。
在京西肉牛产业园,体格健硕的肉牛在养殖牛圈中进食,园内一垛垛饲草摆放整齐。目前,该养殖园共引进1.6万余头牛,主要以安格斯肉牛为主,采取科学养殖的方式,每天分两次对牲畜进行以苜蓿、麦草、青贮为主的科学配比喂养,保障肉牛在育肥时所需的各项营养达标,提升牛肉质量。
据悉,察右前旗京西农牧业项目的稳步实施,将逐步优化察右前旗及周边畜牧业结构,加快察右前旗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和打造地区牛肉品牌,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
鼓“牛气”,使“牛劲”,干“牛事”。内蒙古察右前旗坚定不移走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肉牛产业新路子,逐步扩大优势、补齐短板、做优品质,做稳做实肉牛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不断壮大“牛经济”强壮“真筋骨”。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对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