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用转化处安排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巴彦淖尔市相关专家,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施行的2024年农牧业科技搬运转化资金项目子课题“食用向日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集成演示与推行”和“河套特征优势农作物新种类(LJ368)演示推行”进行现场测产点评。
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新安镇庆华村和前锋村、临河区干召庙镇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基地,专家组别离进行实地勘查及田间取样测产。
在室内测产点评会上,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报告,经质询与评论,结合现场测产、观摩状况,专家组对“食用向日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集成演示与推行”和“河套特征优势农作物新种类(LJ368)演示推行”作业给予高度点评,共同以为演示片栽培的自育向日葵种类LJ368,对列当高抗,田间植株长势较好,增产作用显着;在向日葵栽培关键环节使用食用向日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经过机械化适期耕种、机械化中耕上肥、机械化联合收成,在节省用工本钱的一起大幅度的提高了作业功率,完成了高效节本。
“食用向日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集成演示与推行”和“河套特征优势农作物新种类(LJ368)演示推行”的施行,以点带面,有效地推动了农牧业科技作用搬运转化,加快了新种类、新技术在巴彦淖尔市推行使用,辐射带动巴彦淖尔市优质高产向日葵新种类的遍及,使向日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栽培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人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