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导向要由增产转为提质(经济日报6月16日第1版)

发布时间:2024-11-20 来源:产品中心

 

  习在内蒙古调查时着重,要发挥好农牧业优势,从土地、科技、种源、水、草等方面下手,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出产结构,推动农牧业转型开展,全力开展生态农牧业,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促进一二三工业交融开展,推动农牧业高水平质量的开展。这为咱们做好农牧业作业供应了重要遵从。

  产值是工业高质量开展的根底,也是改变开展方法与经济转型的条件。上一年全国粮食总产值13731亿斤,比上年添加74亿斤,添加0.5%;全国猪牛羊禽肉产值9227万吨,比上年添加339万吨,添加3.8%。猪肉、牛羊肉、禽肉、禽蛋和牛奶产值均不同程度添加。今年以来,首要农产品出产坚持较好气势,我国推动农牧业高水平开展的根底厚实。

  从大食物观视点来看,在保证粮食供应的一起,还要保证肉类、蔬菜、生果、水产的有用供应,缺一不可;在保证数量足够的一起,质量、效益、结构、种类都要统筹,不可偏废。这就要求把农牧业作为一个有机全体,统筹考虑、协同推动,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由一产独秀转为三产交融、由种养别离转为种养结合。优化结构、延伸链条、进步价值,把农畜工业带建造好、有杰出贡献的公司培养好、生态优势发挥好,以此支撑高质量开展。

  优化农牧业工业系统。跟着消费结构晋级,口粮直接消费不断下降,畜产品需求添加。在保证口粮肯定安全的条件下,要尽力让食物更丰厚、结构更优化。现在,一些当地农牧业结构调整一直在较低层级徜徉,原因首要在于没能真实招引农人。要最大极限地考虑工业规则和地域特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粮则粮、宜饲则饲,将种类、区域、工业布局嵌入结构调整大棋局。打造粮经饲统筹、种养业和谐的新式农牧业结构,是当时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也是由增产导向迈向提质导向的要害。

  延伸农牧业工业链条。链条长才干效益好。燃眉之急是把有标准化质料基地、集约化加工链条、网络化服务系统的农牧工业确认为主导工业,在此根底上加长工业链条、拓展工业功用、进步工业层次。功用拓展,鼓舞开展集休闲参观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家庭农牧业经济,有用交融三次工业。建强设备,建造冷链物流业和现代物流园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进步后端流转才能。集合资源,建立技能集成和效果展现的渠道基地,不断推动农牧业有用技能效果加速落地。

  进步农畜产品生态价值。牧区的一大价值在生态,开展农牧业也要杰出生态特征。青海着力打造牦牛、藏羊、油菜、冷水鱼、枸杞等特征生态农牧产品;内蒙古要点打造国家级“粮仓、肉库、奶罐”,培养了相应的粮食、肉类、奶类品牌。更多区域无妨把进步农畜产品的生态价值摆在重要方位,以生态高标准完成工业高效益。继续扩展生态产品知名度,推动“两品一标一新”农畜产品认证,构成以区域共用品牌为中心、企业品牌为支撑的生态农牧品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