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伦贝尔3月24日音讯(记者李春雪)呼伦贝尔市具有1.0074亿亩天然草原,占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总面积的12.4%。这片广阔草原不仅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更是牧民代代依存的家乡。面临36年间草原面积减缩5500万亩、家畜数量激增三倍的生态压力,当地立异施行“少养精养”与春季休牧准则,走出了一条生态维护与畜牧业高水平开展协同并进的新路。
3月的呼伦贝尔草原冰雪初融,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苏木根子社区的标准化饲养棚圈内,数百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享用着科学配比的饲草。社区党支部书记红霞介绍,42户牧民经过“舍饲圈养”形式,将7.3万亩团体牧场归入春季休牧规划,完成饲养本钱下降与生态修正双赢。
自4月10日起,全市9330万亩草畜平衡区和961万亩禁牧区全方面履行45天休牧准则,构建起“市—旗—苏木—嘎查”四级网格化监督办理系统。500余名草原管护员与执法人员组成31个巡查组,运用“草原资源一张图”数字化办理系统,完成全天候动态监测。新巴尔虎右旗贝尔苏木草管员乌云毕力格表明:“咱们既要当好方针宣传员,更要做好生态守门人,保证休牧期间零违规放牧。”
2023年8月,呼伦贝尔市委将处理草原过牧问题列为“一把手”工程,树立“1+N+M”作业系统:1个总体计划统领大局,N项配套方针包括社会化服务、特征乳业开展等范畴,M个试点计划量体裁衣探究转型途径。
在政府引导下,“公司+团体+合作社+牧户”的新式运营形式快速铺开。牙克石农牧场饲养户刘艳文选用“两年三产”高效繁育技能,使肉羊出栏功率进步40%,单只收益添加200元。全市已建成14个良种繁育基地,呼伦贝尔羊、草原短尾羊等优质种类中心种群扩展至15万头,带动牧户年均增收1.2万元。
饲草保障系统同步完善,经过整合岭西天然牧场与岭东秸秆资源,年储藏饲草达152.45万吨。蒙源农牧业集团建成80万亩饲草基地,立异柔丝除尘技能使麦秸利用率进步至90%,带动3个嘎查团体经济年均增收超百万元。
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王旺盛在畜牧业转型会议上算过经济账:2023年全市出栏家畜若完成精深加工,产值可添加215亿元。为此,当地着力延伸工业链条,规划到2026年草原羊加工转化率达75%,培养“呼伦贝尔草原羊肉”等6个地舆标志品牌,推进产品溢价率进步30%。
工业交融战略成效初显:14个旗市区建成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开宣布冷鲜切割、预制菜等120个新产品;32个牧区旅行示范点年招待游客超50万人次,牧户游年均收入打破8万元;京蒙协作建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完成年销售额3.6亿元。
继续投入闪现生态报答。呼伦贝尔市林草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现,经过43个生态修正项目,500万亩退化草原重现活力,优秀牧草占比进步至65%,2023年草原归纳植被盖度达76.24%,草群高度康复至35厘米。6.32亿元草原补奖资金精准直达牧户,推进草畜平衡指数下降至12%。
新巴尔虎左旗牧民霍贵林的阅历颇具代表性。施行“减羊稳牛”战略后,他家的800亩沙化牧场植被覆盖率从30%进步至75%,饲养规划紧缩40%但收入反增15万元。“现在牧场里重现了蓑羽鹤、黄羊这些消失多年的野生动物,这才是真实的财富。”望着复绿的草原,这位老牧民慨叹道。
现在,呼伦贝尔市人工饲草产值已达17万吨,秸秆归纳利用率打破85%,天然草原载畜量较2019年下降28%。跟着“生态优先、绿色开展”理念家喻户晓,北疆草原正谱写着一曲人与自然调和共生的新篇章。
呼伦贝尔市立异施行少养精养与春季休牧准则,走出了一条生态维护与畜牧业高水平开展协同并进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