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多元化活畜抵押贷款模式激发畜牧业增长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11-07 来源:火狐官网网址-经营动态

 

  农业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百姓增收致富、保障乡村振兴的基石。畜牧业是新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拓宽养殖主体融资渠道,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尔自治区分行围绕活畜抵押贷款业务发展梗阻,通过完善政策指引、协调信息共享、搭建监测机制及推动模式创新等方式,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多元化开展活畜抵押贷款业务,逐步推动活畜抵押贷款增量扩面。截至三季度末,新疆活畜抵押贷款余额14.12亿元,较二季度环比增长10.31%。

  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尔自治区分行通过市场调查与研究、企业沟通、银行机构座谈等途径,全面掌握活畜抵押贷款业务标准要素、可行性、可操作性等,联合自治区和兵团农业农村部门、金融监督管理单位,共同印发了《关于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开展活畜抵押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组织实施流程、强化政策保障,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创设活畜抵押贷款产品,强化融资对接。为进一步缓解养殖主体短期金钱上的压力,稳定肉牛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对接主体,不随意限贷、抽贷、断贷,通过展期、续贷等方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新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九件实事”。

  为了进一步延伸畜牧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扩大活畜抵押贷款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尔自治区分行联合自治区畜牧兽医局、兵团农业农村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疆监管局等四部门签署协议。具体包括:一是提供端口,支持金融保险机构参与平台研发维护与运营,拓展新疆畜牧兽医大数据平台金融服务功能,发挥系统支持活畜抵押贷款、保险业务办理的服务作用;二是提供增信,引导银行机构充分的利用畜牧兽医大数据平台,根据动物出栏、调运、屠宰、检疫等数据,对畜禽资产价值做综合评估,对畜禽抵押进行保险增信支持,尽可能提高养殖主体的贷款获得率;三是提供监管,采取委托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村级防疫员、品种改良员协助开展畜禽抵押贷款监管、保险承保理赔等工作,降低贷款、保险业务开展成本。四方协议为新疆金融机构开展活畜抵押贷款提供有利条件。

  在推进金融服务畜牧业发展尤其重点推动活畜抵押贷款业务中,各银行机构结合自己特点,形成四种新疆活畜抵押贷款金融服务模式。一是“活畜抵押+科学技术手段”模式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活畜资产作为抵押物发放贷款,同时以耳标、项圈、畜牧贷款管理系统等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贷后管理,帮助养殖主体解决短期流动资金需求。二是“活畜抵押+第三方监管”模式,主要引入第三方个人、企业或政府部门对抵押活畜进行监管,监管内容有活畜身体健康情况、活动区域还有是不是被私下买卖宰杀、销售,防止抵押物灭失。三是“活畜抵押+核心企业”模式,主要为围绕核心企业的中小养殖户或合作社进行金融服务,依托核心企业的信誉防止贷款主体风险。核心企业通过签署协议向养殖主体有偿提供牲畜,并要求依规定进行饲养,同时承诺回购;银行机构依据养殖主体购买活畜资金需求情况办理活畜抵押贷款并把资金打入核心企业账户;养殖主体销售活畜后及时将资金归还银行。四是“活畜抵押+公司保证”模式下,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由集团公司或其他公司承诺承担保证连带责任前提下,进行放款购买活畜,并以追加购买的活畜做抵押担保。

  为更好摸清活畜抵押贷款开展状况,及时掌握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质效,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尔自治区分行创设统计监测机制和经验交流机制。一方面,细化监测指标,从畜牧业、活畜抵押两部分进行统计,指标包括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当年累计发放、当期新发放及当期新发放加权平均利率等,分时段详细反映金融支持情况,同时将开展活体抵押信贷业务成效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体系,激发银行机构推进动能;另一方面,强化经验交流,开创新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汇编,鼓励银行机构总结提炼并及时报送包括活畜抵押贷款在内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经验和典型模式,并择优在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尔自治区分行微信公众号上编发。截至三季度末,辖区内开展活畜抵押贷款业务的银行机构数量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