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是湖北的优势工业,当地以虾—稻工业链为主导,推进三产深层次地交融,带动农人工作增收。2025年春节假期,笔者回到家园喜度佳节,探寻
犹记住2018年4月,武汉马拉松开跑,作为湖北人的笔者在结业后初次回来武汉。当地的搭档极力推荐一家名为“靓靓蒸虾”的小龙虾店,并表明小龙虾是武汉的特色美食,在这儿不吃小龙虾,就像去长沙不喝“茶颜悦色”。
武汉街头随处可见挂着“小龙虾”招牌的大排档,蒜香、爆辣、紫苏各种口味一应俱全。其时笔者还没意识到,这款网红美食会以旋风之势席卷全国,并会给武汉周边的乡镇、村庄带来惊天剧变。
2022年下旬,母亲忽然打来电话,说要把家里的五亩五分水田改成“虾田”,一边种水稻,一边养小龙虾。
这是农业专家们常说的“稻虾共作饲养形式”——农户每年2月下旬开端放养虾苗,饲养到4月至5月上旬即可上市,6月着手水稻栽插,完成稻虾轮作。饲养小龙虾的土壤松软、肥美且透气性好,水稻能取得更高的产值。
村里有些农户每年会预留部分龙虾在田里,等第二年小龙虾的个头长得更大,赶在3月下旬卖“大虾”,9钱以上“炮头虾”的价格能比一般小龙虾贵三倍不止。
湖北省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棉区,湖北省的棉花栽培培育面积最高时约占全国的1/8,产值占全国的1/5。
2014年,棉花收储制撤销之后,父亲曲折各地打工,母亲则仍旧守着几亩薄田,种过水稻、玉米、花生、大豆等,但仍然会留几亩地种棉花。
这五亩五分水田也是由本来的棉花地改造而成,春季种小麦,夏日种水稻,田埂上还能再种几束棉花。但改造“虾田”,田埂全挖成水沟,棉花就种不了了。
近几年,赶上武汉小龙虾爆火,村里有远见的大户抢先步入了小龙虾的饲养大军,周边的村镇先后建立了多个小龙虾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
距村10公里的疆场社区小龙虾集散中心,是麻豪口镇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每到卖虾高峰期,这儿比肩接踵、人头攒动,农户们一大早就要排着大长队卖虾。
据当地媒体2024年上旬的报导,公安县麻豪口镇小龙虾饲养面积近14万亩,占耕地面积85%以上,全镇虾稻工业产值已打破12亿元。
母亲的小学同学玉阿姨,靠着三十亩虾田致富,不只盖了新房,前年还买了辆新车。
今年春节再去访问玉阿姨,她家的虾田现已扩张到了七十亩。因为村里的龙虾饲养户渐渐的变多,小龙虾的价格也不稳定,玉阿姨说,她留了几亩地养黄鳝、甲龟,涣散危险。
比笔者大几岁的90后玩伴磊哥,结业后一向在外打工,成家之后想多陪陪家人,便在村里做起了贩虾的生意。
“咱们(规划)很小,销路主要靠朋友介绍。中青(每只重约4—6钱)、大青(每只约重6—8钱)一般发到广东、四川等地的水产商场,还有一些酒店、餐厅的客户,也能够直接发。小一点的就卖到邻近的加工厂。”磊哥说道。
据磊哥介绍,村里的物流很便利,“咱们早上在农户那儿收虾,上午打包,下午物流车就上门接走,一路冷链运送,第二天早上就能送到,不需要过多的忧虑保存。”
不同于以往鳞次栉比的棉花梗树立,再次走上这条铺满红松的田间小路,两头都是波光粼粼的虾田,简直每处虾塘都横着一方弯弯的小舟。
农忙的时分,有虾农会住在田里,一来便利调查龙虾的状况,二来避免有人偷虾。因而,路旁边常常看到虾农建立的铁皮房,部分房子的房梁上还装了监控。
有头脑活泛的乡民,会在虾塘边养些鸡和牛。虾塘中的水草可当作养鸡、养牛的饲料,鸡和牛的粪便则作为虾塘的有机肥料,削减化肥的运用。
因为养虾缺乏经验——虾苗买得太贵、洒得太密,拉高了饲养本钱,这两年母亲的小龙虾并没有挣到钱,只牵强盈亏平衡。但这片虾田养出来的水稻,产值却比往年高许多,质量和口感也更好。
“养虾之前,水稻每年大约能收个一千七八百斤,这两年我的水稻产值都在两千斤以上。”母亲说。
“棉花一个人最多种六七亩地,每年耕种、采摘费时吃力,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养小龙虾就轻松了,一个人看几十亩地都没问题,喂点饲料,放在水里自己就长大了,虾估客直接来田里收。我不必你爸帮助,一个人就精干,他安心打工。”母亲笑呵呵地说。
依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我国水产学会编制的《我国小龙虾工业高质量开展陈述(2024)》,2023年湖北省小龙虾饲养总产值124.27万吨,占全国40%比例,其间荆州市小龙虾总产值超越50万吨,荆州四个县市小龙虾总产值跻身全国前十,记者的家园——公安县排名第七。
湖北的小龙虾加工量也鹤立鸡群。《陈述》显现,湖北建造小龙虾交易商场318个,其间大型商场7个,小龙虾产地集散点600多个,村镇集散点600多个。
在天眼查上查找荆州市内“小龙虾”相关的企业,会呈现1745条成果,包含了水产饲养、工业协会、乡村合作社、食物加工、饲料出产等多个细分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