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暖阳高照。走进临安潜川镇的沙门坞生态农场,只见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沙门坞山湾,已然成为闻名省内外的低碳农业示范园区,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提供了一种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以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51岁的谢英华在农业领域奋斗了28年之久,她一步一个脚印,潜心发展家庭生态农场,深耕畜禽养殖产业,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农业,带领村民就业增收,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兴农人”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人大代表,她躬勤履职,深入联系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在促进潜川乡村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初夏的一个下午,天空湛蓝,阳光明媚,那是笔者第一次见到谢英华,她话不多,看着有些许腼腆,面带笑容,让人感觉很是近亲,如果不是提前得知,眼前普通的家庭妇女模样,很难与现今的身份联系到一起,她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村妇女,而她也是当地有名的“土专家”,对农业之事了如指掌。
谢英华,潜川人,1996年,农民出身的谢英华,与丈夫潘陆根开始从事笼养蛋鸡行业,成为当地的一名养鸡专业户。因场地和污染问题制约了生产的发展,1999年,随着村里实施“退村进湾”政策,在当地镇、村干部的支持指导下,谢英华先后投资30多万元,承包了沙门坞山湾420余亩山林进行开发,搭建简易鸡舍和猪舍,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二次创业,也是她一个家庭妇女的蜕变之路,更是她的家庭农场走向美丽生态牧场的蝶变之路。
从养殖户到家庭农场,自从她投身农业以来,为降低成本,一边养殖一边种植,不断学习新知识,用实际行动助力家乡特色农业发展,用爱心回报热土,影响并带领着更多人为潜川的生态建设添砖加瓦,奉献力量,这种新时代农民的勤奋以及振兴家乡时不我待精神在谢英华身上得到很好地诠释。2004年到2014年间,在杭州及临安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先后又投资了100余万元,沙门坞农场有了新的模样。从创业之初利用简陋旧房养殖,到搭建大棚科学管理,引用猪粪喂养蚯蚓技术、搭建钢架连栋大棚、新建沼气池、购置发动机组、添置沼气储气罐等措施,成功探索实施了“畜禽粪—蚯蚓—畜禽”等多种生态循环模式,基本形成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循环模式,使主打产品“蚯蚓蛋”打开市场销路,产品供不应求,而她农场生产的“蚯蚓蛋”也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产品广受市场青睐,2018年农场所生产的蚯蚓蛋被评为杭州市“十大金蛋”。
2016年,沙门坞农场以生态、美丽、科学为目标,根据养殖场整体布局,进行“花园式”牧场建设,创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新型美丽畜牧产业体系。通过基础设施改建,优美养殖环境,实现养殖场设施化,规范化,推进养殖环境生态化的改造提升。实现粪污无害化,生产全程清洁,产出安全高效,资源循环利用、场区布局合理的生态牧场;通过完善农场绿化完善,提升鸡群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养殖场品种良种化,环境园林化,养殖场整体绿化美化的美丽景象。实现农庄产业布局优化,资源利用高效,生产清洁可控,产品优质安全,环境持续改善,经济效益明显,为推动全市乃至全省美丽生态畜牧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十多年时间的发展,谢英华将沙门坞生态农场发展成与生态特色、乡村旅游、文化特色相衔接,打造成集养殖、种植、休闲、观光、体验、购物于一体的低碳农业示范园,提高了农庄整体的形象与规模,进一步促进了农场的发展,并获得了省市领导的肯定及高度评价,而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沙门坞也在她的努力下,成为“临安市农村青年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杭州市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畜禽生态养殖示范点”、“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示范基地”,2016年12月,沙门坞农场被杭州市评为“美丽生态牧场”,实现从家庭农场到美丽生态牧场的完美蝶变,2017年被评为临安区十佳美丽牧场。沙门坞农场充分的利用山庄的山区资源,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把企业做精做大做强,并弘扬绿色健康新生活方式,为客户提供正宗、高端、优质的原生态绿色农产品。主业实现存栏生猪1000头,存栏土鸡1.5万羽,出售鸡蛋6万公斤/年,副业兼营水果笋干养鱼等,十三五期末实现年出售的收益1000万元。
谢英华是一名普通养殖农户,说他普通,是因为她和大多数农户一样勤勤恳恳;说她不普通,谢英华把农业当作毕生事业来干,勇敢“试错”,改变传统种养植方式,采用生态农业的将地碳农业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利用到了极致,在她的努力下,真正意义上打造了绿色、生态、健康的“沙门坞”绿色生态健康产品。目前沙门坞农场初步已发展成为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并将农业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当地有名的一体多元化综合开发性农业企业。
经过28年来的发展,沙门坞生态牧场现已发展成以林果、水产与畜牧业配套发展的生态种养,立体经营模式,走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效益农业路线,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并着重于“一产为主,二、三产为副,一产与三产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畜禽养殖业、畜禽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服务业,带动本镇乃至全市三二一产业协调发展。而这一切得益于谢英华不辞辛劳,孜孜不倦的学习后带来成果。作为只有一个高中学历的谢英华而言,她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提高个人并时刻关注国家农业的形势发展,以及国内外农业科学技术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去经营自己潜心耕耘的生态牧场。
创业路上再怎么忙碌,谢英华都不忘充电学习,多年来,她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查阅各种资料,利用多种形式学习农业相关专业相关知识,她相信勤能补拙,只有困知勉行才能对农业文化拳不离手、了如指掌。当地村镇两级政府以及其他部门的领导,对她这个上进心强的农场主也很器重扶持。逢到上级安排外出考察机会,她总不忘把一些有特色优势、成效显著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及自己技术经验相结合,扬长避短的择优而用。28年来,她始终兢兢业业,刻苦学习,四处求教,不断摸索,倾情农业毕生的心血,和丈夫一起积极投身于农业循环养殖创业之路。2020年,谢英华当选第17届临安区人大代表;2021年,当选浙江省第14届人大代表。作为省人大代表,谢英华格外关注农民的实际的需求。作为土生土长的潜川人,她从1996年开始全身心扎根沙门坞农场以来,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庭妇女,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其中付出多少辛酸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
2009年,谢英华学习了“畜禽生态养殖循环经济模式”体系,推广了“平衡生产生态种养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使沙门坞农场从单纯的养鸡走向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实践之路。她为推动全市乃至全省美丽生态畜牧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09年8月浙江省农业厅孙景淼厅长亲临农庄视察,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农庄生态循环养殖的经验。目前农场经营有序,合理规划,也有了自己的品牌,经济效益较好,并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扬及表彰。2014年谢英华被评为省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荣誉称号、2016年获区“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8年被评为杭州市级百姓学习之星。
创业的最高价值,不在于个人小富,而在于大家共同走向小康。进入农业这28年来,她不仅收获了很多农业知识,也收获了一个全新的事业。她说,既然已经选择了农业,再苦再累都得干好它。创新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在农业产业的循环利用上,我会一直走下去。谢英华经常给周边有创业想法的农户们免费传授经验,带领他们参观自己的养殖基地,普及种养技术要点,并多次举办技能培训,带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除此之外,她还广泛吸收当地大龄劳动力,力所能及的为他们提供适合体质的工作岗位,解决了10余名贫困劳力的就业问题,年支付工资总额50余万元。为帮助一些贫困户解决销售困境,谢英华还利用自身的人脉资源和市场平台,代销贫困户家中的农副产品,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引来当地农户一致好评。
28年来,谢英华深入学习诠释“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和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经过几年摸爬滚打的发展壮大,形成了现在“沙门坞”产品的品牌效应,并进一步挖掘鸡文化,投资120万元兴建农耕文化展示区,力求将鸡文化与传统农耕文化有机融合,全方位、深层次地呈现其独特魅力与丰富内涵,使之成为弘扬地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如今,沙门坞生态牧场先后获得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称号,创建农业技术推广平台,打造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实践基地,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实习科研基地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基地。
谢英华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与智慧,不仅为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使农民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还在潜川的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深耕乡村特色产业领域,精心开辟出一条条农民增收致富的崭新途径,宛如在这片土地上绘就了绚丽多彩的画卷,为潜川的发展增添了一抹耀眼夺目的光彩,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颗闪耀明珠。谢英华结合自己的实际,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她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她以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充分展示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巾帼“兴农人”风采,而谢英华也从一名平凡的家庭妇女华丽转身、完美蜕变,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浪潮中一道亮丽且坚毅的风景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新消费日报 达美乐将在全球关闭205家亏损门店;物美版“胖东来”首店3月亮相营业;海底捞今年拟开25家麻辣烫门店
上美股份被曝因AI大裁员!DeepSeek爆火下,有人焦虑失业,有人掘金致富......
英伟达为 Broadcast 推出 AI 新功能: 虚拟补光和音棚音效Beta版
苹果用户反馈称 Mac App Store 不再支持 macOS 10.14 及更早版本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