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壁画(刻)数量许多,体裁丰厚,形象生动漂亮,取象大将写实与笼统、幻想有机结合,但绝大部分是写实之作。它艺术地再现了阴山古代劳动人民的出产日子景象,反映了古代社会继续健康发展的实在相貌。盖山林先生以为,阴山壁画(刻)的体裁有动物、打猎、放牧、神灵图画(人面、兽面)、日月星辰、舞蹈、骑士、文字等。班澜、冯军胜在《阴山壁画文化艺术论》一书中,将阴山壁画(刻)的创造母题概括为动物、人体、神灵、符号四类。无论是哪种区分办法,都是有据可依、能够无懈可击的。从直观的形象上给阴山壁画(刻)作区分,能够更客观全面地展示阴山壁画的体裁相貌。
例如人面。古人并不知道人类的来源,但却理解来自于先人,因而对先祖知恩图报,顶礼膜拜,祭祖之风由来已久。类人(兽)面图形一般表明先人崇拜,有被崇拜者与崇拜者之分。被崇拜者仪表堂堂,正经可敬;崇拜者血泪沟通,披肝沥胆。人的五官与自然物结合多为品格化的神灵图画,人的五官与生殖器的奇妙结合则表达的是生殖崇拜。
又如神灵。北方游牧民族的出产日子与太阳、云彩、风雨等自然物联系严密,在人们还缺少对自然界科学认识的年代,他们都以为在雷鸣闪电、等自然现象的背面,存在着一个有毅力、有品格的神,由此产生了万物有灵等各种思维。神灵画的制造正如同他们关于神的敬仰与忠诚相同,是一件庄重神圣不可侵犯的事,做工十分考究仔细,且花样翻新,令其时之人目不暇接、当今之人拍案叫绝。
还有快马。游牧人喜爱马,因而对马的称颂更是用尽溢美之辞:苍狼般的两只耳朵,明星般的一双眼睛;雄狮般的前躯,猛虎般的体形,钢铁的四蹄,扫地的长鬃;生在三九,奇寒不减膘情;走起来赶上黄羊,跑起来胜过旋风;远行时宝驹一匹,打猎时良骏一乘,遇敌它为战友,安邦它是功臣。情动于中而发之于外,以快马为画像的著作琳琅满目。
苍狼、雄狮、猛虎都是古代阴山区域游牧民族崇拜的神物,以此作比赞马,反映了阴山区域游牧民族崇尚英勇无畏的精力。
据文献记载,古代阴山水草丰茂,森林布满,许多野生动物繁聚其间。《史记·赵世家》中记载,赵武灵王二十年,“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从“林胡”这个称号的字面来领会,可知“胡”族寓居的阴山,是原始林旺盛的当地。《汉书·匈奴传下》中写道:“臣闻北边塞至辽东,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旺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间,治作弓矢,往来不断为寇,是其苑囿也。”通过400多年,到了公元423年,北魏世祖拓跋焘即位,他的臣下长孙蒿等说:“宜先讨大檀,及则收其畜产,足以富国,不及,则校猎阴山,多杀禽兽,皮肉筋角以放逐实,亦愈于破一小国。”除此以外还有许多相似的记载,足以阐明阴山水草丰茂,动物品种十分之多,为创造阴山壁画(刻)供给了丰厚多样的资料。阴山壁画(刻)是体裁很广泛的艺术,而在许多体裁中,动物壁画所占份额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