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晚报·数字报刊

发布时间:2024-11-06 来源:火狐官网网址电脑版

 

  每一段猛进的航程,都会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下深深的印迹。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作业的严重布置,依照省市作业要求,扛牢职责、真抓实干,守底线、增动力、促复兴,全力安定来之不易的脱贫效果,有力有用推动“三农”作业获得新进展新打破。咱们正真看到,西宁村庄工业蓬勃展开,乡村面貌面目一新,农人获得感继续提高,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造拿出有力行动、获得新成效……

  为充沛展示我市“三农”作业展开成果,助推村庄复兴,西宁晚报推出县区领导说“三农”系列报导,环绕工业兴、村庄美、农人富,深度报导各县区展开“三农”作业的生动实践和亮点成效,敬请重视。

  近来,第一批300斤高品质豆苗从大通县一处“供港澳”蔬菜栽培基地装车发往澳门,标志着我省冷凉蔬菜完成初次直供澳门。

  作为西宁市的“后花园”,大通县海提高,光照足够,降水充沛,气候冷凉湿润,土壤肥美无污染,是得天独厚的高原冷凉绿色蔬菜主产区。

  那么,结合自己资源禀赋和优势,大通县在推动村庄全面复兴上采纳了哪些有力行动?在工业复兴和农人增收上获得了哪些亮点成效?

  车贤仁说,为深化贯彻落实习调查青海重要讲话精力,大通县锚定建造农业强国方针,把准区位优势和资源潜力,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历为引领,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以提高村庄工业高质量展开水平为要点,结实建立绿色展开理念,活跃构建现代农业展开新格局,全方位融入我市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造。

  谈及冷凉蔬菜基地建造,车贤仁介绍,近年来,该县继续加大冷凉蔬菜基地建造力度,建成设备农业园区28处、日光温室3295栋,建成规划保鲜库23座,周转库容累计达6万吨,培养规划型蔬菜加工公司3家,是全省重要的“菜篮子”稳产保供基地,先后被农业乡村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演示区和第一批全国现代设备农业立异引领区。

  自2023年以来,大通县发动施行了掩盖全县20个城镇的高原冷凉蔬菜现代农业工业园建造项目,累计出资达7300万元。经过项目施行,完成了冷凉蔬菜工业从人才引入、技能服务、种苗繁育、栽培出产、加工仓储等全链条资源要素的整合,而且采纳“招商引资”“引才引智”“飞地协作”等办法,招引了来自香港、上海、江苏、山东、河北等地的企业团队到大通谈协作、建基地、搞出产,有用提高了全县冷凉蔬菜现代化工业化展开水平。现在,项目区已展开成为“河湟田源”“夏都蔬生”“‘老爷山’蔬菜”等青海区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的中心产区。

  “十四五”时期,大通县依照县委县政府“三县两新一屏障”战略定位和全县农业乡村“一核、双廊、三园、四区、五带、多节点”工业功用布局,把做好农牧工业招商引资作业作为完成农业乡村作业高水平展开的有力抓手,聚集品牌建造,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圈、“北、上、广、深”都市圈、成渝经济圈等地高端蔬菜市场需求和商超进场规范,充沛的发挥区位优势、地舆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和冷凉蔬菜产地优势,活跃引入出资规划大、带动效果强的蔬菜工业项目,开始构建形成了冷凉蔬菜工业集群,打造形成了一批蔬菜单品基地,培养形成了一批联农带农安定严密的蔬菜工业化出产经营主体。经过引入山东寿光茼蒿栽培专家和企业团队,在景阳镇苏家堡村和土关村建成会集连片茼蒿专业化栽培基地1200余亩,演示推行冷凉蔬菜基地水肥办理一体化和栽培出产、分拣包装、预冷处理、冷链配送等于一体的规范化全程化集成技能,一起打通了上海、北京、深圳、内蒙古等地茼蒿单品营销途径,年内可出产茼蒿四茬,累计播种面积将达4800亩,茼蒿年产量将达8160吨,估计年归纳产量4000万元,年吸纳周边乡村剩余劳动力2.4万工(次),年付出劳务经费达300余万元。

  “估计2024年底,全县蔬菜播种面积将达8.2万亩,产量可达24.11万吨,优质蔬菜种苗产能达3000万株,估计全年蔬菜归纳产量将打破8亿元。经过‘订单出产’‘定向出售’‘代销代供’等多元化输出途径,估计年内输出量可打破10万吨,绿色蔬菜输出额将打破3亿元。”说起工业高质量展开,车贤仁决心满满。